1月5日訊,冬日的拉薩,陽光下的大昭寺金頂熠熠生輝。藏族群眾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薩城”的說法,可見大昭寺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每天,圍繞著大昭寺的八廓街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在這里,不同的人書寫著不同的人生故事,不同的人都希望找到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感覺。
來自玉樹的朝佛者
上午9點,瑪大拉哇加拉一家三口從八廓街附近的旅館里走出來,瑪大拉哇加拉左手提著一壺酥油茶,右手拿著3個陳舊的坐墊,5歲的兒子益西贊布拎著滿滿一袋糌粑,活蹦亂跳地跟在女主人身后。
正對寺門,雙手合十,劃過頭頂和胸前,雙腿跪下,兩肘向前搓,五體投地,周而復(fù)始,一家三口開始向釋迦牟尼表達他們的虔誠信仰。
瑪大拉哇加拉告訴記者,一年前,他向佛祖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特意許下了磕長頭到拉薩的愿望,如今,他特意帶著全家從家鄉(xiāng)徒步來到拉薩,就是為了兌現(xiàn)當初的諾言。
家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瑪大拉哇加拉原本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去年9月初,他轉(zhuǎn)讓了出租車,安頓好家里的老人,帶著妻子和孩子,從玉樹出發(fā),歷時4個月徒步來到圣城拉薩。如今,瑪大拉哇加拉一家已經(jīng)在拉薩生活了一個多月,每天除了排隊進大昭寺朝拜釋迦牟尼佛,就是在大昭寺外磕長頭。
“一路上我們就住在帳篷里,夜里還會朝著拉薩的方向朝拜。”瑪大拉哇加拉臉上堆滿了笑容,“路途中很辛苦,但是能有機會來大昭寺朝覲,感到很幸福。”
曬太陽的旅行者
中午12點,大昭寺門口早已擠滿了磕長頭的朝佛者,來自廣西的“肚嚕皮”和來自上海的shadow穿著一身戶外運動裝,盤腿坐在朝佛者中間,悠然地曬著太陽,拉薩溫暖的陽光和淳樸的民風讓兩位來自大城市的姑娘感到愜意無比。
“肚嚕皮”已經(jīng)從北京服裝學(xué)院畢業(yè)兩年多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她說:“每天坐在大昭寺前,看著磕長頭的虔誠信眾,心里會很平靜,我會坐在他們中間,仔細體會,我感覺這樣很幸福。”
一旁的shadow是個很安靜的女孩,她四年前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xué)化學(xué)系,雖然學(xué)了工科,但卻割舍不下從小埋在心中的美術(shù)夢。“大昭寺是藝術(shù)的源泉。每天最大的享受就是在這里的陽光下畫水彩,我會勾勒駝背的藏族老阿媽,也會描繪一些紅白相間的藏式建筑,我真的很享受這個安安靜靜體驗美好的過程。”
出人意料的是,每天都來八廓街的“肚嚕皮”和shadow竟然沒有買票參觀過大昭寺。“我們就是來曬曬太陽。”一旁的肚嚕皮笑著打趣:“我都快曬成了拉丁美洲土著人啦,但是越曬心里越踏實,紛亂的思緒也理清了不少。”
“在拉薩的這段日子每天都在‘廝混’。”shadow笑著告訴記者,今天早上她們?nèi)チ说そ芰致飞系奶鸩桊^喝茶,喝完茶順著八廓街轉(zhuǎn)寺,轉(zhuǎn)累了就來到了大昭寺門前曬太陽,明天的日程和今天一樣。
八廓街上的瓷器老板
進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被圍墻圍起的兩塊石碑。南邊一塊便是著名的唐蕃會盟碑。離會盟碑不遠,繁華的八廓街上,經(jīng)營各種商品的小攤位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
杯子,碗,茶壺,香爐……八廓街一角的瓷器小攤上,印有藏族傳統(tǒng)圖案的各式餐具琳瑯滿目,一應(yīng)俱全。
“看這個碗,純白的外體加上內(nèi)部褐色的魚紋花紋,多漂亮?。?rdquo;來自安徽阜陽的段新是這個攤位的老板,他拿起一個精致的小碗對記者說,這種融入了藏族特色的小碗賣得很好,每年藏歷新年前夕都供不應(yīng)求。
段新的攤位在八廓街小有名氣,從早到晚,總是被顧客圍得水泄不通。此刻,他正說著一口流利的藏語,熱情地向顧客推薦令他引以為豪的“專利產(chǎn)品”。
“每年過年回家,家里的老人都讓我們回去做生意,但是,在家沒待幾天,我就開始不由自主地想念大昭寺和八廓街了,應(yīng)該是對這里有感情了吧。”段新告訴記者,9年前,他丟了老家的工作,在人生最低谷時來到拉薩,在八廓街經(jīng)營起了這個瓷器攤位,慢慢地,生活有了起色。
拉薩的天黑得很晚,晚上7點多,段新的攤位前還會依稀傳來討價還價的聲音,此時,距離他收攤回家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